目前,全國“醫(yī)教結合 智慧康復”特教師資培訓工作已順利進入第四階段,通過前三階段的學習,參訓教師對學前兒童的言語、語言、認知康復都有了深入、系統(tǒng)的認識。為更好地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教學實踐,我校充分發(fā)揮主觀能動性,以師資培訓項目為契機,緊扣特殊兒童康復訓練工作,采用“1+1+1”模式,著力提升特教教師水平。一、一套測驗體系
在第三階段的認知學習中,參訓教師認真觀看教學視頻,對照ppt自學認知知識,并組織小組成員依托學前兒童認知五項進行科學評判。學前兒童認知五項測驗是以戴斯等人的PASS智力模型作為理論依據(jù),用空間次序、動作系列、目標辨認、圖形推理和邏輯類比五項測驗任務來考察學前兒童認知能力的測驗。該測驗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圖像和聲音完美地結合,并動態(tài)、規(guī)范地呈現(xiàn)測驗題目,這既符合幼兒的感知特點、激發(fā)了幼兒的興趣,也使測驗具有較強的規(guī)范性和科學性。在測驗體系中,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,共有5大項目的40道題目。教師結合題目難度及應答時間,對兒童的5大項認知能力進行打分。最后,建立以5大項目為X軸、測驗分數(shù)為Y軸的測驗結果統(tǒng)計表,為準確、系統(tǒng)的認知個訓奠定基礎。二、一對一康復訓練
認知障礙的適用對象有六大類型,其中包括語言障礙、語言發(fā)育遲緩、聽覺障礙、智力發(fā)育遲緩、腦性癱瘓以及自閉癥等。患有認知障礙的孩子在注意力、記憶力、觀察力、元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,嚴重影響其學習生活。對于兒童認知障礙必須進行合理的評估與訓練,這樣才能使兒童的認知能力得到最大化的補償與發(fā)展。因此在認知康復訓練的過程中,必須實施“一對一”專職康復訓練,保證康復效果。這對參訓教師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和學校師資規(guī)模來說,是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我校為幫助教師快速成長,幫助孩子快樂康復,在減輕教師業(yè)務負擔的基礎上,保證參訓教師能夠實現(xiàn)每周3節(jié)個訓課,通過“一對一”教育模式,提高兒童認知障礙的康復效率。三、一系列個別化訓練計劃
對于認知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來說,準確的評估是前導,精致的訓練是必要。第三階段培訓的指導專家是上海泰億格公司的白銀婷博士,她憑借豐富扎實的理論功底、多年積累的康復經(jīng)驗,幫助參訓教師快速地掌握了特殊兒童認知訓練的技巧和技能。參訓教師認真觀看康復實錄后,再根據(jù)個別化訓練學生的認知五項測驗得分,制定適合學生的康復訓練計劃,充分提升訓練的精準性、精致性、精細性。小祥祥(化名)在前期測驗中的空間次序一項得分僅為-2分,他的“一對一”教師通過學習康復云中的相關知識,制訂了循序漸進、針對性強的訓練計劃,經(jīng)過3周的訓練,祥祥注意力的維持時間由原來的10秒增加至15秒左右,觀察力也有所提升。
我校參訓教師前三階段測評成績均名列全國前列,但我們深知,對教師隊伍的培養(yǎng)、對學前兒童的康復絕不能止于眼前。我校將繼續(xù)推行“醫(yī)教結合智慧康復”理念,幫助殘疾兒童通過教育與醫(yī)療、訓練與康復等手段的綜合運用獲得最佳的發(fā)展,讓每一位殘疾兒童通過學校的系統(tǒng)訓練、學習,樹立信心,融入社會,真正實現(xiàn)“以生為本”,真正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!